close

html模版走過被“遺忘”的30年,上海電影如何再次騰飛? 原標題:走過被“遺忘”的30年,上海電影如何再次騰飛?





文/陳昌業



一年一度的上海電影節即將拉開帷幕,作為中國唯一的一個國際A類電影節,上影節背後的上海仍然是那麼光彩奪目——但,上海電影本身,卻早已淡去瞭昔日的光芒。



如果要說中國的好萊塢,當下毫無疑問大傢都會指向北京,作為文化中心的帝都,名流雲集、大亨如梭,電影需要的資本和人才都在這裡高速地流轉著——但如果往前看半個世紀到一個世紀,這個答案就完全不同瞭。位於太平洋西岸的上海不僅僅是中國的電影之都,而且其當時的產業進化程度堪稱遠東好萊塢(詳見附錄)。



但似乎從九十年代初之後,上海電影忽然之間失去瞭往昔的地位和榮光,無論是作品還是主創,“上海”都似乎淡出瞭中國電影的焦點,“上海電影”不再是中國電影工業的明珠,而是逐漸成為以北京為中心的中國電影核心圈的外圍。



在中國電影歷史的通道裡,究竟是哪裡出現瞭拐點,以至於令曾經的遠東好萊塢遠離瞭如今的舞臺中心——即便是在2002年中國電影產業化的改革浪潮裡,上海電影仍然沒能崛起、復蘇。



帶著這個疑問專訪瞭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常務副院長劉海波教授,希望從他的洞察裡重新回溯上海電影失去的這三十年。





上大溫影常務副院長劉海波(左)和上大溫影院長賈樟柯(右)



上海電影的沒進銷存會計系統落,源自人才的出走和斷代



“80年代是電視業爆發的時候,尤其是到瞭1992年有線電視進入上海的傢庭,突然間有很多傢庭可以看到這麼多豐富的電視節目,自然的就把電影拋棄瞭,電視節目豐富又免費,而且可以在傢裡享受,觀眾的時間成本、交通成本都大大節省瞭,所以觀眾會轉向電視業,整會計記帳軟體個電視業在90年代是最黃金的時代。”



在1990年代電視業騰飛的同時,中國電影市場開始瞭一系列的體制改革,包括1994年每年引進10部進口分賬西片,目的就是為瞭避免影院放映業蕭條的進一步惡化,同時在這一許可證制度下為中影 “輸血”;1996年1月正式上星播出的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1995年7月即開始試播)是當時以“影視合流”為思路展開的行業改革的一個代表,也反映出瞭整個電視業在當時的如日中天,“打開電視看電影”的電影頻道宣傳語映照的恰是影院觀眾與電視觀眾的此消彼長。



“就在這個當口呢,我們偏偏又走錯瞭一步棋,把整個的國營電影制片廠推向瞭市場,相當於雪上加霜。”劉海波所說的這一步棋,就是通常所說的“三號文件”(《 關於當前深化電影行業機制改革的若幹意見》),該政策用“放開發行”來激活市場的同時,卻讓當時十分孱弱的國有電影制片廠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來瞭一次“硬著陸”,不再由中影“統購”各國有制片廠的影片,也不再由中影向各區域發行公司“統銷”,上下遊的自由買賣讓國有電影制片廠有些無所適從,作為國有三大電影生產基地的上海電影制片廠亦是如此。





上影廠廠標



“在這個過程中長影就淡出瞭,北影之後轉型為中影,而上影在這個過程中屬於步履維艱,換句話說整個的國營體制進一步地往下走。”上影以及整個上海電影業曾經賴以驕傲的從導演到演員、從編劇到攝影等等的人才隊伍在這一輪巨大的“沒落”周期裡開始北上,開始斷代。



劉海波作為高校的領導,知道人才的培養周期以及人才對於行業發展的基礎作用,“就是當你沒有制片業、沒有生產的時候你的人才就會流失,它要找活幹,所以紛紛的北上南下,南下的是動畫(美影廠)的那批,北上的是找項目拍去瞭。北京因此進一步的資源集聚。”



與上海進入波谷相反的是,北影廠和北京雖然同樣面對瞭整個國產電影業宏觀周期的下行,但畢竟有著兩個無可替代的優勢在九十年代的險境裡得以一枝獨秀。其一是“權力”優勢,即當時的審查報批等手續仍然繁復,仍然需要向廣電總局報審報批,在九十年代中後期開始的民營影視公司崛起的進程裡,華誼、博納、新畫面等的辦公總部就都是在北京,行業無法回避的審批成本使得北京進一步集聚瞭代表未來新力量的民營制片企業;其二是人才優勢,北京電影學院是中國電影藝術教育唯一的國傢隊,“雖然在90年代,很多綜合性大學開始嘗試辦影視專業,但主要是為瞭滿足電視的爆發,真的能進電影門檻的還是特別少。所以在新世紀的時候,上海電影不僅沒有新的人才補充,而且老的一批都退出瞭,中生代離散瞭,新生代沒補充上來,所以上海電影從此就一蹶不振。”





“(新世紀後)上影還每年就生產那麼三五部啊,但是你註意到後來它就沒有自己的人生產瞭,更多的是把賈樟柯拉過來,把陳凱歌拉過來,就是沒有自己的人瞭,制片業就慢慢地丟失瞭。”



上海電影技術廠和長影廠、北京電影洗印錄像技術廠是國內最主要的三傢膠片洗印廠,去年10月上影技術廠膠片洗印生產線關閉,廠長陳冠平在當時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說,公司最輝煌的年代,也就是2002-2010年之間,車間曾達到過八條生產線全開以及上百名工人的盛況。



劉海波介紹瞭另一個或許並不為人所熟知的片段,“我跟上影的一些技術專傢聊,他們說在2005年的時候就已經預測到數字要代替膠片,但那個時候他們的預測是覺得這可能會是緩慢的更替,不會是斷崖式的更替。”





據上影技術廠廠長陳冠平回憶,2012年是一條分水嶺,在此之後膠片業務出現瞭斷崖式下滑,從生產線停產過半到全線關閉,隻用瞭四年。



劉海波把這稱作是庫恩所謂的范式革命,“一個電影生產可能從2.0時代一下子躍進到3.0時代瞭,這(對上海電影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沖擊。”



修復上海電影產業鏈,從引入北美電影高校培育國際化人才開始



盡管上影集團在新世紀後乘上院線制改革的浪潮,旗下的上海聯和院線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全國的前三名,在發行、放映端優勢明顯。但,當我們曾經談論上海電影的時候,創作、制作的雄厚基礎才是這個城市電影名片的內涵與榮耀,而當我們談論上海電影復興的時候,制片業的重振當然也是必須的價值所在。



“在這個過程中,上海一直在尋找別的方案,比如說引進國際一流的電影工業代表來滬落地,比如說東方夢工廠。但在這個過程中(上海)發現,產業可以引進過來,但是沒有人的話這個產業還是一個空殼,所以這個時候才痛定思痛,發現由於人才鏈斷裂,所以產業鏈破碎。而修復產業鏈的方式必須是先補全人才鏈。”





2012年,東方夢工廠落戶上海徐匯濱江erp系統



劉海波也正是在這樣一個歷史契機裡,參與到瞭上海電影復興的“基礎設施建設”進程裡——上海大學溫哥華電影學院(以下簡稱上大溫影)就是上海電影補全人才鏈裡的重要佈局。



“絕大多數中國綜合性大學的影視專業有兩大不足,第一就是硬件設備的配置是不足的,因為電影是一個重資產的教學,攝制裝備昂貴;第二個是人才的投入不足,過去師資絕大多數是從校門到校門,教學多是隔靴搔癢,講到關鍵點的時候老師往往教不會學生。而真正一線的人,你給他大學那種很少的薪資是請不來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整個的綜合大學的影視教育就是培養半成品,學生畢業後沒辦法完全能夠上手(工作)。”



北京電影學院具備的優勢就在於歷史的傳承和校友在行業中的人脈資源,這些從某種程度上能夠彌補學校教學與工作實踐之間不匹配的縫隙,但對於其他想要平地起高樓的電影類教學的高校來說,這就幾乎是難以逾越的鴻溝瞭。



“上海做過全面的評估,如果要復制一個北京電影學院大概要20年,這20年什麼概念呢,‘第五代’‘第六代’兩代人大概就是20年的成長時間,那上海怎麼辦?



“首先,上海是一個特別務實的城市,我們意識到電影的人才培養目標應是能不能做,會不會做。其次,它得有國際化的優勢,現在電影最先進的是一定是好萊塢,那我就把好萊塢的人才教育模式搬過來,從而把好萊塢電影工業的模式搬過來。所以在2013年的時候,上海市政府就決策要引進北美的電影教育。”



包括紐約大學電影學院、南加大電影藝術學院都曾經在考察的范圍內,最終“雀屏中選”的是來自加拿大的溫哥華電影學院。雖然不是來自洛杉磯、紐約兩大好萊塢電影中心,但是溫哥華在整個北美電影工業以“退稅”等成本優勢為誘因而向加拿大遷移的過程中,逐漸成為瞭好萊塢非常重要的制片落腳點,包括拍攝制片、後期特效等在溫哥華已是成熟產業,自然好萊塢工業也在這裡生根發芽。



“伴隨著電影產業在溫哥華的崛起,整個的電影培訓也隨之崛起,溫哥華電影學院就是其中一所伴隨著電影產業在溫哥華成長起來的培訓學校。溫哥華電影學院建校於1987年,是一個高度市場化的私立的學校,而且它是一個非學歷教育的機構,30年來,培養瞭大概4萬名校友活躍在全世界各地。”





加拿大溫哥華電影學院



經過一年的籌備,落戶在上海大學的溫哥華電影學院在2014年9月29日正式開學瞭。課程設計上,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原汁原味地引進外方課程,不改課程,外教師資,中方隻提供硬件支持。



“上海市領導的思路或者觀點是非常開放的,也是非常務實的,他覺得雖然中國人喜歡調和、喜歡本土化,但你還沒學會呢,就想改,改來改去不就變成中國人自己的那套瞭嗎?如果師資是中國人,那你教來教去還是中國人這套。我承認人傢比我們強,所以我要虛心學習它的,也因此目前我們的是全外教全英文的教學。或許有人會說它有不合適的地方,所以我們會再做一點微調,但盡量的保持主要的課程結構、教學方式、教學模式都是對方的。



“我們要把北美電影工業的標準帶進來,電影工業的規范帶進來,比如說北美的制片管理是怎麼做的,北美的攝影師是怎麼工作的,北美的助理導演是怎麼做的,它有哪些崗位……這裡邊有很多你會發現,我們原來的操作沒那麼規范,所以要學習他們的這些全套的東西。”



初步修復上海人才鏈



當然,國際化終要面對本土的融合,溫哥華電影學院畢業的人才畢竟隻是每年中國影視類畢業生大軍中的滄海一粟,於上海電影工業而言也隻能說是緩慢和微小的一部分輸出,這些輸出會成為上海電影人才庫的基石而重塑上海電影嗎?



“有兩個東西在電影界是可以流動的,第一是資金,好萊塢的資金可以到中國,中國也可以到好萊塢,北京的可以到上海;第二個是藝術傢,導演是全世界跑的,張藝謀可以到北美拍戲,賈樟柯、陳凱歌可以到上海拍戲。但是龐大的產業人口並不是可以隨便流動的,它背後有傢庭。現在人才都聚集在北京,那麼上海隻有到瞭一定的量之後大傢才會聚過來,沒有量的時候人才來上海是成本很高的,有些劇組來上海拍戲不願意來,演員不好找,還貴的要死。因為你上海的人才總量不足,競爭不夠,基礎太差。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補充這樣的一個人才庫。我們現在兩年有兩屆學生已經畢業瞭,陸續地為上海輸送瞭大概150人到200人的一批國際化的電影人才。



“我希望我們學校培養的是中國電影工業的基礎人口,當整個行業的人才比例的變化發生到一個程度的時候,它就會發生一個顛覆性的變化,比如說當懂得這種(好萊塢)操作規范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大傢就會達成共識,這樣來操作更好。所以我相信劇組的整個生態的改變,會從每一個劇組的改變開始,慢慢的整個的產業就會改過來。”



劉海波非常有信心,上大溫影將成為上海人才庫重建的一個發動機,在國際化人才的產出上,助力上海電影的復興,“我的預測是,五年我可以初步修復上海的人才鏈,從而把上海整個破碎的產業鏈給它修復過來,給我五年的時間,我每年給你100個人。”





上海大學溫哥華電影學院在延長校區體育館舉行隆重的開學典禮



人才之外,還有項目——做電影,發行、放映都是下遊,根本的還是內容上遊。有瞭人才,要靠項目去彰顯人才的能力,去展示城市在文創領域的能量。



2015年11月末,上海市委、市政府相關部門發佈瞭《關於促進上海電影發展的若幹政策實施細則》,設立瞭上海電影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電影創作,在環上大區域圈瞭一塊電影產業園區,鼓勵中外影視企業在此註冊成立實體公司,並通過實施細則對上海出品的電影從多個方面予以資助和支持,劉海波也是專項資金評審委員會的一員,“有長達10年的時間,上海出品電影的產量停留在年均不到40部,其中一半上不瞭院線,能被記住的也就一年三五部。隨著有一些激勵性的政策,上海電影已經開始回暖。2016年上海出品的電影超過70部,2017年有可能超過一百部。我能感覺到不僅數量在增加,而且質量在提升,然後我看瞭一些申請政府獎勵的片子,普遍的品質上不錯,而且都有一定的影響力的,2016年過億的大概就有十幾部。”





2014年10月27日,上海電影工作座談會上發佈瞭《關於促進上海電影發展的若幹政策》



2015年5月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表示,“上海到瞭必須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關鍵時期。”2016年6月末,韓正指出:“要拿出有溫度、有影響力的作品,核心是人才。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不進則退,今天、明天的改革將決定未來。”

進銷存管理系統

為瞭讓上大溫影的學生有更多的產業實踐,特別是在國際上有更多的影響力,也為瞭上大溫影能夠成為全國電影人的新一代黃埔軍校,2016年6月,上大溫影邀請到瞭賈樟柯擔任其學院院長。



劉海波和上海大學溫哥華電影學院都在飛速奔跑,在劉海波看來,無論是上大溫影還是上海電影,這一輪的機會窗口期也就是三五年的時間,必須加緊趕路,為上海電影輸出一個明天,爭取一個明天。



附:上海電影簡史





《阮玲玉》劇照,梁傢輝飾演蔡楚生,張曼玉飾演阮玲玉



1896年6月,上海虹口區天潼路、浙江路的私傢花園徐園開始放映“西洋影戲”——這是上海也是中國第一次放映電影。



1908年12月22日,虹口活動影戲院對外營業,首映片目為《龍巢》,該影院亦是中國首傢正式電影院。



1909年,由美籍俄裔電影商本傑明 佈拉斯基創辦的亞細亞影戲公司在上海香港路5號成立,這是中國最早的制片公司,也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傢由外商投資創辦的電影公司。



1922年3月,張石川、鄭正秋、周劍雲、鄭鷓鴣、任矜蘋聯合創辦瞭明星影片公司,明星公司不僅是中國第一傢股份制影片公司,亦是中國電影發展史上經營時間最長、社會影響廣泛的民營影片公司。

會計軟體

1930年8月成立的聯華影業公司,由羅明佑的華北電影有限公司、黎民偉的民新影片公司、吳性栽的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和但杜宇的上海影戲公司等合並而成。聯華亦是最早實踐電影公司公開招股的先鋒,轟動一時。



解放後,盡管大批電影人南遷至香港,但上海的電影工業基礎和市民的電影消費文化仍然滋養著上海電影——上海電影依舊是中國電影工業裡不可取代的重心。



1949年11月,上海電影制片廠成立,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演進成為瞭如今的上影集團,上影集團也是國內唯一的一傢仍有可能在未來與中影匹敵的國有電影集團。



1962-1963年,上海電影囊括瞭第一、第二屆百花獎的最佳故事片、最佳科教片、最佳美術片三項大獎,幾乎包攬瞭故事片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最佳配角、最佳作曲等單項獎,是建國以來,上海電影的輝煌時期。



轉入文革後,上海電影界遭到嚴重摧殘,直到改革開放後才重燃生機。



《城南舊事》、《巴山夜雨》、《天雲山傳奇》、《牧馬人》、《高山下的花環》以及《廬山戀》等等中國影史佳作均在八十年代的上海誕生,無一不反映出上海電影的創作實力。



1985年,上海籍導演謝晉被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接納為外籍院士,這也是中國第一位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



1987年,上海全市放映電影40餘萬場,觀眾達3億人次,創造瞭上海電影放映歷史的最高紀錄。



199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創辦上海國際電影節,這是中國第一個國際A類電影節,這一年中國電影也迎來瞭標志著市場化改革的“三號文件”,從此開始瞭一系列地市場化、產業化改革大踏步。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壹娛觀察(個人微信ID:yiyuguancha6)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4806F717B2B7342E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zm297y9m6 的頭像
    rzm297y9m6

    他會怎麼說

    rzm297y9m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